纳豆年糕

传承自纳豆起源地的传统美味
纳豆年糕

关于纳豆年糕

关于纳豆的起源地,日本各地都有不同的说法,而京都府也被认为是其中之一。据说,在京都市右京区的京北地区,常照皇寺修行的光严法皇曾收到村民献上的稻草包裹的煮熟黄豆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黄豆开始拉丝,味道变得非常美味,由此诞生了纳豆。据说,寺内现存的画卷中,还描绘了住持款待以稻草包制成的纳豆的情景。后来,纳豆作为珍馐美味被献于京都御所,由此得名“纳豆”(意为“收纳的豆”)。因此,在当时,纳豆逐渐成为人们在正月等庆祝日食用的珍贵食材。

另外,京北地区也是参加戊辰战争的“山国队”的发源地。据说这些农兵在出征时会携带纳豆,今天京北地区的特产“山国纳豆”的名称也源于此。在物资匮乏的时代,作为重要蛋白质来源的纳豆,被包进饱腹感强的年糕中,形成了“纳豆年糕”,这种食物备受农兵喜爱。当时的“纳豆年糕”甚至有脸那么大,通常在正月的三天内慢慢食用。

除了京北地区,南丹市日吉町和美山町也有制作“纳豆年糕”的习俗,每个地区的制作方法和形状都有所不同。在正月等庆贺场合,人们常会享用这一料理。在京北地区,至今还保留着正月吃“纳豆年糕”搭配味噌汤的传统。过去,年末时,家中的家长会为全家人数制作“纳豆年糕”,怀着珍惜之心慢慢享用。

关于“纳豆年糕”的吃法,主要有两种。一种是把纳豆和年糕一起舂捣,将纳豆揉进年糕中,然后烤至金黄食用;另一种则是用年糕包裹纳豆,并根据个人喜好撒上黄豆粉等佐料食用。此外,将变硬的“纳豆年糕”烤得香脆后再食用,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吃法。

シェア:

相关视频

评论

还没有评论


京都府地区的乡土料理

日本料理 - 乡土料里